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>资讯 > > 正文

为何赵云墓千年无人盗?每次挖都会发生怪事,难道真有灵蛇守护?

2023-04-14 18:54:05    来源:哔哩哔哩

血染征袍透甲红,当阳谁敢与争锋!古来冲阵扶危主,只有常山赵子龙!”


【资料图】

公元229年,跟随刘备戎马半生的赵云在蜀地因病去世,三国时期又一名大将就此陨落。后主刘禅根据其功绩,将赵云“敕葬于成都银屏山之东(今成都大邑县”)。

身为蜀国名将,赵云两扶幼主,无论从身份地位,还是功绩奉献,他的身后事必定不会过于寒碜简易。

乱世多盗贼,民国时期尤为猖獗。自229年距今,所经乱世已不可胜数,那么既然赵云墓的地址有具体史料可查,为何近两千年的时间赵云墓依旧安然无恙,未被盗墓贼破坏?

天降暴雨,灵蛇守护

实则从清朝时期开始,盗墓贼就已经踏足了赵云墓。

当时民间有传言:赵云的陪葬品中有陪他出生入死、征战沙场的龙胆亮银枪,不说名贵的陪葬品,单这龙胆亮银枪就足以吸引大批的盗墓贼。

但又有传说称,赵云长坂坡救后主,因后主是真龙天子,其龙魂在战中受惊破体而出,钻入赵云体内,保护赵云,在其死后化作灵蛇守护在墓周。

直至民国乱世、建国以后,盗墓贼几次“光顾”,却都无功而返,难道赵云墓真有传说中的灵蛇守护?

赵云墓距今最近一次被盗贼光顾,是在20世纪60年代。

建国以来,政府两次出资修缮赵云墓及其庙祀。但到了五十年代,为了响应国家政策,发展教育,成都大邑县决定在子龙庙修建中学。

修建过程中不免要动庙掘墓,在拆庙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。

据当时参与修建的老人回忆,拆庙时银屏山(即翠屏山)树林中突然有了异动,工人定睛一看,许多蛇从银屏山里钻出来,密密麻麻围着子龙庙和赵云墓,像是要阻止工人拆庙。

在当时科学知识尚未普及的建国初期,人们只能把这一异象与传说中的灵蛇守护传说联系在一起,因此赵云墓有灵蛇守护这一传说更为盛行。

但总有人贼心不死,六十年代,有人趁运动整风之时,偷盗赵云墓

几人不分昼夜轮流挖墓,从第一天挖墓开始,暴雨就下个不停。刚挖的盗洞转眼就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掩埋,盗墓贼挖了三天三夜,这场暴雨就持续了三天三夜。

这伙贼心有余悸赶忙填平了盗洞,第四天暴雨停止,艳阳高照,似乎更坐实了赵云墓有灵蛇守护一说。至此,赵云墓再无贼人踏足。

赵云救主,后主护庙,灵蛇护庙一说虚实已无从考证,但赵云救主一事却切切实实留存在史料中,赵云为蜀国戎马半生的功绩也仍在流传。

“吾乃常山赵子龙”

赵云,常山人士,《三国志》中记载他“身高八尺,姿颜雄伟。”

公元191年,赵云受常山郡的推举,成为公孙瓒的部下,也是在他旗下有幸识得刘备,两人一见如故。但因公孙瓒任人唯亲,并非仁义之君,赵云不愿跟随他做有违道德之事,因此借由兄长去世向其请辞。

建安五年,刘备投奔袁绍之际,和赵云两人再次相见,“许久未见,甚是想念”,为拉拢赵云,刘备与其同榻而眠,抵足谈心。至此,赵云被纳入刘备阵营,开启了他随刘备征战沙场的一生。

赵云在刘备旗下真正打响自己的名号是在长坂坡,七进七出救下幼主。

建安十三年,曹操率军攻破荆州,屯兵于樊城的刘备弃城南逃,曹操军队一路追击到长坂坡截击刘备。危急时刻,刘备丢下妻儿甘夫人、糜夫人和阿斗等人,率将逃跑。

此时负责刘备妻儿安全的赵云单骑前往长坂坡,乱军之中,赵云七进七出,分别救下甘夫人和后主刘禅,而糜夫人因不愿连累赵云,自投枯井而亡。

《三国志》中记载建安十四年,“夫人欲将太子归吴,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,乃得止。”赵云拦截东吴船队,再次救下幼主。

除却赵云两救幼主的功劳,赵云为刘备、为蜀国戎马半生。汉水之战、益州之战、桂阳之战等,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几乎无一败仗,被后人誉为“常胜将军”。

章武三年,刘备逝世于白帝城。为了完成刘备遗愿、帮蜀国正名,建兴六年,赵云随诸葛亮北伐,但北伐中箕谷一战,蜀军失利,北伐以失败告终。不幸,战后赵云疾病缠身。

北伐前诸葛亮曾作《出师表》,道:“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”。北伐一战失败,蜀国更是气数已尽,为蜀国征战半生的赵云自是明白此时的处境,更加忧虑蜀国的前途。

疾病缠身加之忧思过重,建武七年,赵云因病去世。

因为赵云曾长年在大邑戎兵防羌,后主念其两次救主有功,“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,建立庙堂,四时享祭”,而后为他追加谥号“顺平侯”。

赵云墓

《三国演义》中赵云被葬于,成都锦屏山之东。锦屏山也就是今成都大邑县地界的银屏山,赵云所葬之地自古至今在各个朝代都有详细史料的佐证,明朝《蜀中名胜记·上川南道》一书中有载,“静惠山…有云墓及庙存。”

如今的赵云墓在四川成都大邑县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,墓冢依山而建,面积近3500平方米,大小如同一座小山丘,周围松柏郁郁。

但赵云墓在明末清初混乱时期的战争中曾惨遭损毁。

而后康熙四年,时任大邑知县的李德耀不忍赵云墓就此被损毁,出资修葺建祠,亲书石碑“汉顺平侯赵云墓”。

民国时期,四川当地军阀刘成勋等人因崇拜赵云,时常出资不断修缮赵云墓。同时,受西方社会潮流影响,大邑县也兴起了一股“公园热”,子龙庙被政府划为公园,时常举行庙会,赵云墓也在此时迎来了极为被重视的时期。

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为发展教育,赵云墓、子龙庙被大规模拆毁,修建了“五七中学”。直至八十年代后,五七中学拆除改为一所职业高中— 大邑县高级职业中学。现如今职业中学搬走后,赵云墓也不复之前的荣光,亟待重建。

赤胆永佑江原父老,忠魂犹壮蜀国山河!赵子龙虽已长眠于黄土,但其义胆忠心却该“留芳青史上”,就如同子龙庙的匾文“永烈千秋” 。

关键词:

«上一篇:走进城市看不见的角落 航天技术写入“智慧新城”-全球通讯 »下一篇: 最后一页